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了“2020年中國便利店TOP100”。截止2020年6月30日,從門店總數來看,易捷、美宜佳、昆侖好客、天福、全家、羅森、十足&之上、7-ELEVEN、蘇寧小店和見福名列前十。
上榜的TOP10企業中,前三企業的門店數量高達2萬家,屬于第一梯隊;在5000-10000家門店檔,則只有天福一家;再往下,5~10名企業門店數量均在2000家上下,企業間門店數量差距逐漸變小。
相比門店多在城市一線區域,光環更足的全家、羅森、7-11等日系便利店,以及擁有國資背景、門店數量巨大的易捷、昆侖好客和美宜佳。天福算是草根創業的一個代表,其早期門店多分布在城市二、三線區域,是下沉超級品牌崛起的一個縮影。
01
十年磨一劍,六年下一城,天福的“成長秘訣”
縱觀天福的發展,可以簡單概括為一句話——十年磨一劍、六年下一城、2020年開始加速“萬店計劃”——即到2024年開出一萬家門店。“螳螂財經”分析其過往的成功,發現主要有兩方面因素。
1、穩中求勝,十年磨一劍,六年下一城
2004年,天福集團董事長歐陽華金懷揣湊來的50萬元啟動資金,成立了天福便利店有限公司。“開了一家店、租了一個辦公室、買了一輛送貨車、找幾個人后就沒錢了,所以天福從一開始,就不能虧損”,歐陽華金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因此“求穩”是天福的基因。
求穩,一方面是歐陽華金認為便利店是門小生意,只有盈利才能健康發展;另一面則是由連鎖便利店的特點決定。
“在連鎖經營發展過程中,可復制性和供應鏈整合能力很重要,跨區發展我們需要考慮可復制性。首先是人才復制、發展和營運模式的復制,第二是供應鏈整合能力。”天福方面告訴“螳螂財經”。
如何不斷提升可復制性呢?天福的選擇是穩扎穩打的陣地戰,以超長時間做透單個區域后,再進軍下一個區域。
“可復制性方面。天福在廣東沉淀、摸索10年,2014年才走出廣東,進入湖南,目前湖南已發展近500間門店。繼天福進入湖南市場,又開始沉淀了6年,才逐步向江西發展。”天福方面介紹說。
陣地戰提升了可復制的成功性,也讓天福的供應鏈得到沉淀。
據其介紹,“就供應鏈來說,天福通過投資自建配送公司,擁有200多輛配送車,搭建70畝的倉儲中心,有3個常溫倉和2個冷鏈倉,已經可以做到廣東區域門店兩日一配”。
“此外,天福門店SKU數在2000個左右,但總倉擁有4000個SKU庫存,目的是為了保證不同店型適配相應的商品結構。同時,根據銷售數據、消費者反饋等信息,天福便利也會對上架商品進行汰換,年均淘汰率在30%左右。”
2、穩中求異,避開正面交鋒,下沉差異化競爭
東莞歷來有“便利店之城”的稱號,競爭非常激烈。近期數據顯示,東莞以1242人/店,成為全國便利店飽和度最高的城市。
由于早期資源有限,為求生存,天福選擇避開正面交鋒,開拓下沉市場進行差異化競爭,成為其成功的另一種“武器”。
首先,從品牌定位來看,天福定位貼近民生需求。其次,從選址上來看,天福店型在45-120平米左右,主要圍繞二、三線區域的學校、社區、廠區開店,成本更低。以60平米店為例,二、三線區域的轉讓費大概在5萬元左右,而同類店型在步行街路段轉讓費要在10萬左右以上,租金也是前者的3倍左右。
“做投資性價比最高的品牌便利店,在降低單店運營成本的同時對標差異化市場。”天福方面對“螳螂財經”表示。運營成本低,讓天福能夠在競爭激烈的東莞快速存活下去,公司在成立第一年便開始盈利,也能讓加盟者快速回本。
比如天福50-60平米的門店,其日均銷售額大約在4000元左右,加盟店平均在一年半到兩年就能回本。而開在中心地段的其它品牌同類門店,雖然可能做到日銷萬元,但大部分都是給房東打工,并且一旦陷入經營困境,高昂的轉讓費也會增加門店轉讓的難度。
可見,在發展前期選擇“下沉”,布局二、三線區域,減小了天福門店的競爭壓力,提升了生存能力,是其能走到現在的一個關鍵因素。
02
危中帶機,疫情期逆勢增長為哪般?
對天福來說,2020年是其發展的關鍵年。從今年開始,天福開始提速,加快向外省拓展和跨區運營,向萬店目標大步跨進。與此同時,在貼近民生的基礎上,天福還在升級品牌定位,優化營銷手段,健全商品結構體系,吸引更多消費潛力大的年輕客群,提升單店營收。
不過,疫情的突然爆發,讓眾多便利店企業面臨挑戰。2020年5月,“便利店新星”全時,宣布北京區域的所有門店停止運營,讓人扼腕嘆息。
那么疫情給天福帶來了哪些困難,其對天福的影響如何?
針對“螳螂財經”的這些問題,天福方面表示“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我們也遇到上游合作伙伴供給不及時、門店正常營業問題、防控物資短缺、配送受阻等方面困難,但是在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關心支持下,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最終還是沒有對公司造成太大影響”。
這其中,“貼近消費者,關于民生”和二、三線區域的定位或許是天福逃過一劫的關鍵。
疫情期間,網購受阻,很多市場被迫關停,由于貼近民生,離用戶更近,便利店反而成了用戶獲取生活品的重要保障地。而定位二、三線區域相對可控的成本,則讓疫情影響相對降低。
正如相關負責人所言,“便利店服務社區,關乎民生。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便利店行業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保供應上。商品供應是整個抗擊疫情過程中的重中之重,便利店作為流通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過程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甚至疫情還給天福帶來了新的契機,讓其出現逆勢增長。
天福方面對“螳螂財經”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天福在開店和單店日商兩方面開創了新高,4月份天福單月新開門店123間、旗艦店開業日商突破10萬元,所以,對天福來說,疫情也給我們帶來了機會”。
當然,這背后離不開天福的一系列運作,而天福方面也給“螳螂財經”剖析了其中的緣由。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們及時反應,不斷進行自我革新與持續創新,給門店做增量,給門店賦能。例如:我們上線了與東莞市商務局合作的儲備豬肉投放、便利店+烘培面包坊、調整引進更多生活必需品等。”天福相關人員表示。
“此外,疫情發生后,我們與京東旗下7FRESH社區拼團項目合作,大大滿足了市民對生鮮果蔬的需求,源源不斷為市民在家抗疫提供“彈藥”。京東在線上和生鮮供應鏈資源上有優勢。我們線下實體店更貼近消費,有可信度和溫度,結合我們線下近5000間網點,我們的強強聯合為消費者提供線上線下一站式服務體驗”。
“我們還是要積極擁抱互聯網,作為實體零售店,我們持有包容的心態,更希望融合線上平臺的優勢,同時也發揮我們的優勢,資源整合可以避免更多浪費”。該受訪人員最后強調。
總的來說,突如其來的疫情是一道擺在企業面前的必答題,天福用自己的實力給出了滿意的答案。不過,拋開疫情不談,在線上線下大融合加速,新零售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下,離用戶更近的便利店也向人們展示了其商業價值上更大的想象空間。
03
好風借力,數字化風口下,天福如何乘風破浪?
事實上,回顧天福等下沉品牌的加速崛起,線上線下新零售的融合,都離不開移動支付的普及和推動。
2013年,微信推出了微信支付,邁出了影響中國商業的重要一步。
“移動支付,不僅僅是一種支付方式,更能創造一個更大的數字網絡,讓我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與消費者建立連接,革新消費體驗”。天福相關負責人對“螳螂財經”表示。
2014年,微信支付推出“微信紅包”、上線面對面收錢與陌生人轉賬功能,讓支付場景和方式變得愈加豐富。尤其是2015年微信與央視春晚合作,推出“搖一搖”搶紅包,創造了全面搶、收、發紅包新紀錄。春節期間僅2天,微信綁定個人銀行卡2億張,相當于支付寶8年做的事。這讓中國移動支付的普及大大提速。
可以說,微信支付對于線下掃碼購物帶來的改變,不亞于支付寶之于電商購物的貢獻,基于微信的用戶基數和產品的簡單易用,讓二、三線區域的老大爺都懂得了如何收發紅包。這給天福便利店這種線下商店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掃碼支付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提升了購物體驗。
而微信支付只是商業數字化升級的基礎,背靠微信生態的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等工具,微信商業閉環被構建。
“天福在2017年上線了自己的會員系統,目前已經擁有會員超過100萬。而微信公眾號粉絲超過300萬,結合大數據分析,我們意識到,零售要從經營商品逐漸開始轉變為經營消費者“。
在提到數字化升級的影響如何,天福方面告訴“螳螂財經”,最大的轉變在于從經營商品變成經營消費者。“只有以消費者為導向,專注于滿足消費者需求,將自身的價值獲取建立在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基礎上,長此以往,將會讓企業沉淀一批忠實用戶。”
與此同時,微信小程序帶來了購物場景的多元化和便捷化。天福認為“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服務與體驗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只有線下門店融合線上平臺的優勢,以開放共享、共創共贏的姿態打造生態系統,滿足消費者全渠道、多場景的泛在購物需要才能為消費者創造了極致的消費體驗”。
“在數字化升級后,我們更能以先進的技術手段獲得消費者的真正需求。不過,便利店的經營核心依然還是“‘人、貨、場’。”可見,借助數字化工具,類似天福等下沉品牌得以進行運營全面升級,加速向前。
04
寫在最后
或許便利店并非什么高大上的行業,但在天福人看來“便利店服務社區,關乎民生。在民生需求的基礎上,天福將努力讓門店成為便利的社區生活服務中心。尤其是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零售行業作為民生行業,整體表現還是非常突出的,作為一項民生事業,便利店是值得我們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
聊到便利店的未來,天福方面表示“線上線下融合是零售發展的趨勢,作為實體零售店,我們還是要積極擁抱互聯網,我們更希望融合線上平臺的優勢,同時也發揮我們線下門店的服務功能”。
作為崛起于下沉市場的天福,在16年穩打穩扎的“慢發展”后,如今正借助數字化的東風“加速向前”。透過天福,我們依稀可以看見,在萬億下沉市場中,無數下沉品牌正在數字化東風的吹拂下,加速萌芽、成長和爆發!
Copyright © 2002-2019 東莞市大灃展示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粵ICP備171267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