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灃東莞服裝貨架廠家快訊:近幾年,社區一直在發生著變化,圍繞著社區居民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新興商業走進了社區,挖掘社區居民的消費潛力。
如今,社區里看不到占用街道的小菜店,各種新型社區生鮮店爭相為社區增添色彩,就算是扎根社區多年的農貿市場也有些黯然失色。一個是順勢的新業態,一個是傳統的老市場,它們分別是怎樣的狀態,消費者更認可誰?
各類社區店爭芳斗艷
老家在河北的孫阿姨近日來到北京市門頭溝區照看外孫,平時除了接送孩子上下學,她還要為家人準備一日三餐,買菜做飯成為她每天的日常生活。孫阿姨過來后很快就熟悉了周圍的生活環境,她最留意的就是菜店或菜市場。這里沒有孫阿姨熟悉的小菜店,有的是可以辦會員的社區生鮮店。孫阿姨所住小區門口就有三家社區店緊密相鄰,分別是超市發社區超市、壹公里社區生鮮店、萬家客生鮮店。這三家店都是社區店,并且都賣生鮮,究竟該去哪一家呢?
位于北京市門頭溝濱河居住區的壹公里社區店
顧客在壹公里生鮮店內挑選商品
超市發是綜合社區超市,除了賣果蔬生鮮外,還有很多包裝食品及米面糧油等;壹公里以生鮮果蔬為主,也有肉類、水產柜臺,還賣一些酸奶、牛奶產品;萬家客與壹公里差不多,也是以生鮮食品為主。孫阿姨介紹,她最初想通過價格和客流量的方式選擇去哪家買菜,可是后來她發現每家的價格都差不多,比如超市發的胡蘿卜賣0.99元/斤,壹公里也是這個價格。而在客流方面,三家店都有一定的客流量,相差不多。
壹公里旁邊就是一家與其定位相同的萬家客社區店
不過漸漸地,孫阿姨發現這三家店還是存在差異的。雖然三家社區店的生鮮產品種類大致相同,但個別產品也略有差別,比如只有超市發有蜜薯,壹公里也有些獨特的產品。另外,每家店也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優勢,比如說超市發有個主食廚房,現做的饅頭、燒餅、鮮面條很受歡迎;而壹公里是會員制,會員不是單純的積分,而是可以享受會員價,壹公里還有一個精品果蔬柜臺,售賣一些包裝好的精品或者有機食品;萬家客有個對外的主食廚房,以賣早餐為主。
孫阿姨對中國商報記者說,現在自己根據需求去選擇光顧哪家店,如果主要買菜就會去壹公里;如果需要買牛奶,就去超市發,順便也可以買菜;如果要買早餐,就去萬家客。
老牌農貿市場突圍
這三家社區店還不是孫阿姨所有的選擇。除了這些社區店,孫阿姨所住小區一公里外還有一個農貿市場——北京雙峪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以下簡稱雙峪市場)。盡管這個市場掛著批發市場的名號,但它位于門頭溝區的中心地段,周圍又都是居民區,因此雙峪市場很早就以零售為主,定位也是在服務周圍居民上。只不過它的輻射范圍要遠遠大于社區店。
北京雙峪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內的水果、蔬菜功能區
雙峪市場的大門不是很顯眼,但是往里走就是另一番天地。這里按照產品種類進行了銷售區域劃分,有水果大廳、蔬菜大廳、肉類大廳、服裝大廳,周圍一些小門店都是日用百貨店,分為雜貨區、調料區、主食區,還有服裝加工、配鑰匙等便民服務。蔬菜大廳最為熱鬧,商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人們拉著各種小推車在菜攤前挑選商品,時不時地還能碰到街坊鄰居打個招呼。這里的煙火氣最為濃烈。
居民在市場內的調料攤位前選購商品
身為傳統農貿市場,雙峪市場也經歷著陣痛,它順應著社會發展進行了轉型升級。門頭溝本地人劉阿姨告訴記者,之前的雙峪市場人氣旺,但是市場管理有些混亂,攤位擺放自由,有時商販直接把商品擺在過道中間。現在雙峪市場進行了統一規劃,整齊干凈多了。記者注意到,現在各類大廳內的攤位都擺放得很整齊,周圍門店掛的招牌也都是統一的風格——紅底白字。數不清的招牌上有的寫著店名,有的寫著商戶具體的經營范圍。
社區店與農貿市場誰勝誰負
一個是新型社區生鮮店,一個是傳統的農貿市場,如今,這兩種業態究竟誰更有優勢,誰更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呢?記者從這兩種業態的產品種類、價格、客流量等方面做了對比。
首先來看價格,大家或許會覺得身為批發市場的雙峪市場更有價格優勢,其實不然。記者觀察發現,雙峪市場產品的價格與社區店相差不多,部分產品還不如社區店便宜。比如:西紅柿在雙峪市場賣每斤3元左右,而壹公里的西紅柿會員價是2.99元/斤;雙峪市場的黃瓜是2元/斤,而壹公里會員價是1.48元/斤;土豆、胡蘿卜在雙峪市場是每斤2元左右,而壹公里都是每斤1元左右;雙峪市場的鮮雞蛋賣4.5元/斤,而壹公里會員限價3.89元/斤;水果也是如此,比如巨峰葡萄雙峪市場是5元/斤,而壹公里是10元3斤。
壹公里店鋪內的黃瓜、西紅柿攤位
壹公里是一家連鎖社區生鮮店,供應鏈比較成熟,部分產品還是產地直采,這樣一家規模企業與雙峪市場的個體商販相比,價格上或許會有一些優勢。但在產品品類上,社區店就比不過雙峪市場了。不過,雙峪市場的蔬菜種類更豐富,售賣方式也更靈活。記者看到,一個商販攤位前擺放著小油菜、油麥菜、生菜、韭黃、豇豆、蒜苔等多種新鮮蔬菜,10元任選三把。雙峪市場賣主食的門店多得數不清,饅頭、花卷、大餅、燒餅樣樣齊全。雙峪市場還有一個服裝大廳,賣各類服飾、鞋子。市場內賣鍋碗瓢盆的雜貨店也隨處可見。另外,市場還有開鎖配鑰匙、修鞋、服裝加工等各種便民服務。
雙峪市場內的商販在招攬顧客
盡管雙峪市場目前在價格上已經沒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因為品種豐富,這里的客流量依然很大。此外,與大家想象不同的是,來批發市場的并不全是中老年人,這里也有很多年輕人的身影。有些人還帶著孩子,一家三代一起逛菜市場。盡管現在依舊有較大的客流量,但是與以前相比,卻相差很多。“原來周圍幾公里外的居民都會到這個市場來買菜,但是現在來這里的大部分是附近居民了。人少多了,稍微遠一點的居民就不會天天來,一周來一次就不錯了。”劉阿姨介紹。與雙峪市場不同的是,社區生鮮店里的顧客很多都是拿著購物袋的附近居民,一次購買的東西不會很多,顧客的年齡層跨度也比較大,并且大多是中老年人。社區生鮮店每到下午五六點就開始打折處理一些蔬果,這也是顧客最多的時候。
各自有各自的優勢,也都有著各自的客群,看似大家各自經營、相安無事,但其實競爭不可避免。新舊兩種業態,究竟誰的機會更大,兩者能否相互補充共同發展?一切有待市場的驗證。
Copyright © 2002-2019 東莞市大灃展示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粵ICP備171267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