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灃佛山精品店展示架快訊:9月16日,中通宣布其全球發售股份于港交所主板上市計劃,該計劃為全球發售和上市4500萬股A類普通股的一部分。本次募資預計達120億港元(15.6億美元、105.57億元),公開發售最高定價268港元,將于9月29日掛牌。中通董事長賴梅松持有公司27.3%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擁有78.4%的投票權,第二大股東阿里巴巴持有8.7%的股權,擁有2.65%的投票權。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天,中通在上海舉行了中通客戶服務日活動,主要向客戶講述并展示中通目前的發展狀況、核心優勢、企業定位、今年重點業務板塊及未來所要達成的目標。一波接著一波,信息量豐富,而客戶服務日選在9月16日這個時間節點(往年在10月)不知是不是中通有意而為之。
客戶服務日上,中通董事長賴梅松也感概萬分,他認為自己選擇快遞這個行業非常幸運,在現在的大環境下,國內快遞行業依舊保持較高增速的增長,這個增量可能是史無前例的。并且他判斷2020年國內快遞行業快遞會超過150萬件,今年一年的增量有可能相當于美國的體量。
快遞市場大、前景好、潛力足,賴梅松預計,中國快遞還將在較長時間下保持年增量100億件。
注意!賴梅松的這番話里有一個特別關鍵的詞叫“增量”,不足150個字當中共提到了3次。在如今快遞存量市場空間在逐漸壓縮的情況下,可想而知“增量”對于快遞行業發展、尤其是在這當中的快遞企業有多重要。尋求增量市場是快遞企業們下一個必爭之地。
中通位列其中,對于增量市場的需求自然也不例外。本次客戶服務日上,中通就向客戶及媒體首次公布了“捂了”兩年、今年重點發展的兩大業務板塊:星聯與冷鏈,這被認為是中通尋找新業務增量表現,包括這次二次上市,也被認為是為市場擴張、謀劃大局作準備。此外,中通此次二次上市也許并沒有想的那么簡單。
星聯與冷鏈發展如何?
在賴梅松看來,中通經過18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小成績,但跟未來相比還是剛剛開始,中通知道自己的長板在哪,也非常清楚自己有非常多的短板。“我們自己認為我們對標中產階級或高端用戶,或愿意為我們出高溢價的用戶,但我們在時效、上門攬件、承諾方面做的還是很不夠。”賴梅松向客戶與媒體稱。
介于此,中通面向高端時效產品推出“星聯航空”服務品牌,為用戶提供同城即配、全國航空即日件(8h)、當日達(12h)、次日達(24h)、隔日達(48h)和全球72h穩定、高效的門到門特快專遞服務。
賴梅松希望在時效方面,中通能夠做到比優秀同行更好的體驗,中通不求做大,但要改變用戶對中通品牌的認知,希望未來用戶愿意出高溢價享受高端服務時,能夠想到中通。
虎嗅了解到,星聯航空的這項服務被中通稱之為“81248門到門特快產品”,也標志著其由1.0運力平臺升級到2.0門到門特快產品規模運營階段,即構建星聯門到門SAAS系統,與快遞、快運、云倉、冷鏈網絡全面兼容,利用航空腹艙資源提供全國“81248”門到門特快及同城5KM生活圈即送服務產品。
星聯航空自2018年3月成立,起初是采取與航空貨運代理公司合作的聯盟方式開展業務,2019年4月開始與中通并網運營,實現由聯盟制運營向子公司經營的轉變。
目前已擁有36家星聯子公司,100多家航空代理鏈接16家航司、80多個機場,可控航線8000余條,日均使用航線1300余條。全貨運機運能30T /日,航空腹倉可控運力1500T/日。航空24小時可覆蓋城市220個,48小時可覆蓋地縣級城市1500余個。
此外虎嗅還了解到,中通在天津還擁有一架租賃的全貨機。可即便有很多機場、航線,覆蓋范圍廣,可相較于同行順豐、圓通而言,中通航空優勢不明顯。
一方面,順豐、圓通兩家擁有的是自己的貨運機,屬于重資產投入,直營式管理運營;星聯航空并不擁有貨運機,而是采用與航司合作的模式,輕資產運營,對飛機沒有管理權;另一方面,由于飛機不屬于星聯航空,對于順豐、圓通來看,存在很大不穩定性,從而引發時效性等問題。
再來看看中通冷鏈。
除了已經日漸成熟的生鮮產品“優鮮送”外,中通冷鏈全國擁有1000多臺冷鏈車輛,借助1300條星聯航線與81個自營快遞分撥中心共同支撐起的冷鏈核心產銷地干線運輸網絡,可覆蓋近300個城市,其中當日達及次日達城市超100個,全溫層覆蓋50個城市,目前已累計多個產地生鮮配送案例,包括云南鮮花松茸、海南水果、內蒙牛羊肉等。
另外,以高標自營倉+產銷地共建倉模式,中通冷鏈還搭建了全國倉網,五大核心DC智能倉將于2020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17個RDC智能倉計劃于2021年投入使用。
當然,冷鏈物流方面,韻達、圓通、順豐、京東物流等都已經布局,其中,順豐與京東物流直營管控優勢較為突出,發展強勢(尤其是醫藥冷鏈方面),去年還上榜中國冷鏈物流百強名單,分別獲得第一第二的成績(發展細節在此就不多介紹了)。中通冷鏈想要趕超同行恐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
說到這里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中通想要二次上市了,上市的第一重要事情就是“集資”,這不本質就出來了,有了錢,在此前主業務快遞基礎上,搶占市場占有量、拓展業務增量等一切都好說。畢竟航空、冷鏈也是最能花錢的。除此還有其它業務,如云倉(剛起步,不介紹了)。
中通表示,公司擬將(本次在港二次上市)全球發售募集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及產能開發、賦能網絡合作伙伴及加強網絡穩定性、投資物流生態圈及一般公司用途。
有錢為什么還二次上市?
根據中通在港二次上市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30.6億元、176.04億元和221.1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1.59億元、43.88億元和56.71億元。其中,2019年營收及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25.59%、29.25%。
從這份招股書上可看出,中通這幾年營收、凈利潤一直在平穩增長,在今年Q2調整后凈利潤為14.5億,同比增長5.6%,是國內快遞企業中唯一一家市場份額超20%的企業,也是繼順豐后第二家市值超千億的企業,截至發稿日中通市值為1626.5億元(240.34億美元)。
可以看出,中通并不差錢。針對中通二次上市,據企業觀察報報道,市場普遍認為,中通現金情況良好,二次上市的意義并不大。
快遞專家趙小敏認為,中通目前已經在紐交所(2016年10月27日,募資14億美元)站穩了腳跟,整個市場表現、中通業務量的增速,包括投資者都相對看好中通的發展前景。而且公司現金流充沛,作為上市公司,中通也有非常多的融資手段,包括授信、信貸等,因此之前判斷中通暫時不會去香港二次上市,最起碼從融資的角度看,中通現在不缺錢。
其實對于中通二次上市,虎嗅也曾疑問過,在快遞行業滾打了多年的資深人士向虎嗅解釋,中通二次上市除了拿錢為擴張、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做準備外,就是想要提高自身“風險均攤能力”。由于瑞幸事件和今年的經濟形勢,中國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多多少少會受到影響。
前海開源基金管理公司執行總經理楊德龍表示,多一個地方上市,就多一條融資渠道。相關企業需要在全球資本市場結構化變化中順勢而為。中概股如果滿足在港第二上市的要求,確實應該主動積極策劃回港事宜,這是一個大趨勢。多地上市可以帶來更多元的融資渠道,更強大的風險防御能力,未來極有可能成為龍頭企業的標配。
必須提一下,中通之后,百世也將二次上市。但百世二次上市與中通二次上市性質不一樣。
在16日客戶服務日上,賴梅松也多次強調了一點:中通要成為全球一流的綜合物流服務商。中通在繼續夯實快遞主業的基礎上,朝著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大力發展融合中通快遞、中通快運、中通云倉科技、中通商業、中通國際、星航聯盟、中通科技、中通金融、中快傳媒等在內的集團生態圈各板塊業務。
賴梅松表示,快遞未來的競爭一定不是單一快遞的競爭,而是全鏈路的競爭,希望通過4-5年的努力,中通能夠在綜合物流方面形成體系,拉長長板,即在經濟類快遞網絡的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而且也可以彌補短板。
而這些一句話總結,都需要錢啊,資金儲備要豐富!
況且,自2010年起,中通為了提高加盟商的積極性和穩定性,已經進行全網股份制改革并出讓部分干股給加盟商。再加上如今為更好地掌握網點的營業狀況,還進行了“派費直達快遞員”的改革。這些都需要資金來加持,維護并形成利益共同體,提高管理能力、信息化智能建設能力。
賴梅松還在現場透露:目前中通快遞有90個分撥中心,按照規劃未來除100個總部直管的分撥中心以外,還要建設200-300個小分撥中心。未來除了這張快遞網以外,中通還將建設一張從始發站點到目的地中心鏈接的網,以及始發站點跟目的地站點鏈接的網。
此外,中通在今年Q2時也表示,鑒于目前市場競爭環境,公司重申將獲取市場份額作為戰略重中之重。據此,公司調高了2020年全年預期,業務量指標由162.0億至170.0億件,增長33.7%-40.3%;公司調低調整后凈利潤由48.0億元至52.0億元;公司隨時準備與網絡伙伴共同爭取市場份額的持續擴大以及分擔由于競爭帶來的壓力。
中通這句“分擔由于競爭帶來的壓力”,擺出來一副不服就干的架勢。可見,今年中通的野心有多大、有多堅定。
快遞行業有種不安全感?
那么,中通二次上市除了為擴大市場充血外,會不會有其它想法呢。
目前,國內快遞行業中各個企業為奪取更多市場占有率,價格戰依舊正酣,單票已低至2元,對于企業而言,資金必須充裕,連一直聲稱不差錢的極兔速遞都開始拿錢了。
按虎嗅以往經驗來看,這個價格戰是快遞企業打市場的慣用套路,就像每年雙11部分快遞網點等要加錢一樣。
可進入2020年,快遞行業的這個價格戰為什么會給人一種不安全感呢?
原因在于“行業淘汰賽”。這個不安全感,表現最為明顯的是“通達百系”這5家加盟制的上市快遞企業。
業內人士認為,現代融資工具的運用,可以滿足企業更多的融資需求。一旦有超過百億元,或者60億元以上的資金融入進來,對整個行業的競爭都會有非常大的影響。而中通本次募資正好超100億元。
賴梅松說,現實中快遞行業競爭愈發激烈,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中國快遞不可能一直像現在這樣,每一家都是百分之十幾、二十的市場份額。現在美國、日本前三家企業擁有的市場份額都是90%以上,相信中國一定也會誕生市場份額30%乃至超30%的快遞企業。
另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6月,中通快遞總包裹量中有90%以上來自電子商務平臺。
在以上背景下,誰能勝出?賴梅松給出了三個關鍵詞:規模效應、網絡效應、協同效應。規模效益好、時效快、服務質量優的企業一定會占據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未來,快遞行業的份額會越來越集中,強者會越強。
圓通總裁潘水苗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行業發展到現階段,以前是龍頭競爭,現在正逐步邁向寡頭競爭。中國的包裹量已經比全世界所有國家的包裹量加起來還要多,但中國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快遞企業,最終還會有一個洗牌,國外一般是2~3家就占了95%以上的市場份額。目前,中國通達(百)系每家都是百分之十幾的市場占有率,所以一定會分化。
他分析,到達寡頭競爭的路徑有兩種,一種是資本層面的整合,如收購、兼并、整合,國外快遞企業都是走了這條路,通過不斷的收購兼并,慢慢成為行業的寡頭,并不是壟斷競爭。
另一種是價格戰。價格戰不是取勝的手段,但價格戰是加速行業分化的一個手段,是能夠讓行業快速從龍頭競爭邁向寡頭競爭的一個手段,競爭力弱的企業業務量或者盈利能力不斷下降,競爭能力強的企業發展比較快,所以價格戰有一定的必然性。現在的價格戰是行業領先的人主動發起,以加快實現行業洗牌。
若按照以上分析的理解,那么本身不差錢的中通,此次在港二次上市,這其中“內涵”的意思也挺令人深思的,需要你細品。
Copyright © 2002-2019 東莞市大灃展示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粵ICP備171267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