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灃深圳超市貨架定制報道:阿里巴巴低調潛行3年的新業務揭開神秘面紗。
9月16日下午,阿里巴巴新制造發布會暨犀牛智造工廠揭幕儀式正式啟幕。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首個新制造平臺——犀牛智造亮相,其首家示范工廠“犀牛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
這是阿里巴巴“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和新能源)戰略“新制造”的重要落地,也是互聯網平臺探索新制造的重要一步,為數字時代全球探索未來智造給出了新思路、新路徑、新模式。
與傳統制造的區別
在新消費時代下,消費者開始追求個性化、多元化的品質消費。不過,傳統制造目前也正面臨不少的問題,和消費需求的結合比較少,容易出現“南轅北轍”的問題。
以服裝行業為例,長期以來深受因為生產和銷售脫節半年而帶來的庫存積壓之痛。而中小商家又找不到能夠小批量快速生產的智慧工廠,使得服裝行業的快速反應很難實現,也就是制造業和品牌商家都很難。
相對來說,傳統制造是根據生產線的能力和歷史經驗來確定產能,提前4-6個月組織生產,在夏季就開始生產羽絨服,這種模式下,當市場環境變化時,要么出現爆款準備不足,要么出現滯銷成為庫存。
而犀牛工廠可以實現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用云計算大數據打通供需兩側,以銷定產,傳統制造中供需兩側難以實時打通。它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從淘寶天貓、社交資訊、潮流趨勢等大樣本中,洞察出消費需求,給到品牌商「該款式下個月能賣出多少件」級的銷售預測建議,指導品牌商生產爆款產品。
此外,傳統制造業是大規模、批量化生產,起碼5000件起訂,1個月交貨。相當于“期貨”制,新的流行趨勢出現時,難以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
而犀牛工廠通過自研柔性制造系統及物聯網布局,可做到100件起訂,7天交貨。品牌商通過淘寶天貓上新銷售,來判斷是否追加訂單,還是調整款式。讓品牌商能及時響應流行,降低風險。
實現五大創新
2016年10月,馬云首次在云棲大會上提出新制造概念。2017年8月,阿里成立新制造團隊,開始研發犀牛智造。經過幾年的探索,它實現了五大創新:
1、工廠「智慧大腦」:
犀牛數字化設計系統聯動需求和供給兩側,可3D快速仿真測試、為商家提供報價基礎、為供應鏈提供采購依據、為生產提供工藝指導,極大地加速了產品上新和換款。
2、中央倉智能倉、裁、配:
犀牛智能中央倉猶如餐飲行業的“中央廚房”,可智能采購、柔性供給。犀牛智造,每塊面料都有ID,可全鏈路跟蹤、自動出入庫管理、自動配送和智能化揀選,資源利用率較行業平均提升了4倍。
3、智能導航 “棋盤式吊掛”:
首創“棋盤式吊掛”,通過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可將吊掛衣架自動分配至相對空閑的工位,改變了過去服裝工廠吊掛單向流轉,容易擁堵的問題。
4、數字印花
首創數字印花,可將印花工藝參數,以投影的方式進行定位,取代傳統工廠手工畫框定位的方式,大大節省了印花效率。
5、環保洗水:
通過E-Flow霧化技術,代替傳統水浴處理,洗水每件衣服用水量可減少到原先傳統洗水的1/3,大大降低排放量,提升洗水競爭力。
《大灃超市貨架》此前曾報道,阿里巴巴旗下新制造平臺“迅犀”(www.xunxi.com)已經上線。“迅犀”平臺的運營方為阿里巴巴迅犀(杭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金達3000萬美元,這家公司早在2018年3月19日便已成立,天貓、淘寶總裁蔣凡是該公司的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
可以說,布局新制造,阿里謀劃了多年,如今終于浮出水面。
聯商網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指出,新制造是馬云“五新”戰略的第二個環節,一邊對接零售商戶解決其商品制造端問題,如原料、標準流程、柔性交付時間、柔性商品數量等問題;一邊打通制造業關鍵節點,來匹配零售商,滿足消費者需求。
在他看來,傳統制造業無法有效滿足消費者需求,進而影響到渠道端銷售。阿里通過第一輪“新零售”掌握了足夠的消費端數據,了解消費者一定需求,具備反向從渠道商向制造端進行改造,打通消費-零售-制造環節,從而推動自身業務進一步提升。
王國平認為,能改變行業痛點的,一定是暴利行業,消費端需求難以傳導到制造端,而制造端習慣了自我規模化生產,也不愿意下調身價迎合消費端,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新的玩家來整合這塊,而阿里此時的入局,就顯得尤為重要。
有業內人士指出,阿里巴巴做新制造具備關鍵優勢:一方面百萬商家在阿里巴巴電商平臺上產生了海量的銷售需求,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iot領域積累了強大的技術優勢。
阿里方面表示,犀牛的目標是服務10萬個時尚品牌 、10萬設計師。未來犀牛還將向全社會開放,形成開放、互通、普惠、共贏的數字化協同網絡(i-DCN),幫助中小工廠實現數字化升級。普及云端工廠,創造百萬新產業工人,推動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引領中國服裝產業升級。
Copyright © 2002-2019 東莞市大灃展示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粵ICP備171267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