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就要上市的叮咚買菜,有點“慌”。
廣州飾品店貨架定做:3天前,搶跑一步的每日優鮮,雖然拔得“生鮮第一股”的頭籌,卻開盤即破發,收盤價報9.66美元,較發行價13美元下跌25.69%。一夜之間,總市值蒸發7.86億美元(約50億人民幣)。
對于股民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好消息。每日優鮮在認購期間推出了“充值送股票”活動,消費者在其APP賬戶充值后,可以獲取一定數量的股票:每日優鮮的用戶需要在賬戶中充值50元或100元,其中充值50元可以額外中簽10股,充值100元可以額外中簽20股。這些額外中簽的股票需要投資者以發行價來進行購買,股價下跌,意味著部分參與上述活動的用戶的虧損擴大。
每日優鮮已經破發,同樣是生鮮零售的典型代表,吃瓜群眾不免要替叮咚買菜的股價捏把汗。
廣州飾品店貨架定做:事實上,每日優鮮與叮咚買菜都采用的是前置倉模式,「電商在線」比較了兩家公司的招股書,發現2014年就成立的每日優鮮和2017年成立的叮咚買菜,至今都在虧損。每日優鮮增長乏力,各項指標甚至開始下滑,而叮咚買菜則不顧虧損擴大,一路狂奔。
廣州飾品店貨架定做:虧損換增長的思路也早已司空見慣,但目前生鮮電商的潛在對手眾多,而且都處于搶占市場空間的激烈競爭階段。線上滲透率僅僅只有10%左右的生鮮賽道,就擠進了包括盒馬、多多買菜、美團優選、興盛優選等各路玩家。
廣州飾品店貨架定做:資本用腳投票,并非是對生鮮賽道的質疑,這背后指向的更多是商業模式之爭:優缺點都很鮮明的前置倉模式,在7年的時間都沒有走出盈利模型,在這場生鮮混戰中能否順利走出,還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01
前置倉開始收縮
“前置倉模式不成立,是做給VC看的模式。”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曾如是說。
每日優鮮的上市破發,如當頭一棒,將前置倉模式放置到了聚光燈下。
前置倉模式是電商邏輯,主要為了解決即時消費需求,通俗來說,就是在社區周邊設立一個小倉庫,消費者下單后,商品就從附近的前置倉發貨,覆蓋范圍約為3公里內。而2014年成立的每日優鮮,就是這一模式的創立者。
前置倉的一端連接供應鏈上游,砍掉中間商的同時保證了品質,另一端連著社區居民,在APP上下單后半小時送達,確保了履約效率,因此它也一度被視為生鮮電商在“成本與保鮮”兩難之間的解決方案。
只是關于前置倉的質疑聲從來沒有斷過——前置倉只有密集布局才會有規模效應,即便是選擇偏僻的地方建倉,也要積累到一定數量的倉庫,外加配送,依舊是成本過高,很難盈利。
數據顯示,每日優鮮的前置倉SKU大約在3000個左右,一般情況下生鮮類前置倉每100平方米可設置約200-300個SKU,如果按照3000個SKU計算的話,最少需要1500平方米左右,而通過線下觀察,每日優鮮目前大部分前置倉的規模是在300-500平方米左右,這也意味著在一定面積內實現SKU最大化,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招股書顯示,2020年,每日優鮮93%以上的新鮮農產品和80%以上的商品是直接從生產商處直接采購的,而行業平均直接采購率為55%。大規模的直采率考驗著公司對采購成本的控制能力,并且公司要承擔運輸鏈變長后增加的成本。加之采用自營模式,成本的壓力可想而知。
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點,在于冷鏈物流的高昂成本,這也是生鮮電商一直難啃的骨頭。根據《2020年中國生鮮供應鏈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冷鏈運輸的投入期一般長達兩到三年,投入資本從數千萬到數億元不等。
圖源:每日優鮮招股書
盡管此前每日優鮮CFO王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每日優鮮已于2019年年底實現全面盈利。但招股書透露出的種種經營細節顯示,每日優鮮去年虧了16.5億元,在招股書中將虧損列入了風險因素,“自成立以來,我們每年都因經營活動產生凈虧損和負現金流,未來可能會持續這種狀況。”
7年的時間,每日優鮮依然沒走出虧損泥潭,至少表明在成本投入的每一環,都還沒有找到攤薄成本的最佳方式,并且在前端市場培育上,還不能停下腳步。整個生鮮的線上率才不過10%,在線下購買生鮮依舊是主流方式的情況下,如何能夠讓消費者養成對生鮮電商的依賴?
——補貼不能停。
從招股書能清晰地看到補貼的重要性,2019年到2020年,每日優鮮幾乎降低了包括履約費用、銷售和營銷費用、一般行政開支和技術內容等所有運營成本,而相應的2020年收入僅僅比上一年增加了1億多,要知道2018到2019年的營收可是實現了近2倍增長。
每日優鮮急著流血上市,吃緊的現金流容不得遲疑。按照每日優鮮這次上市募資的計劃,募集資金中有50%會用于前置倉零售業務,20%用于拓展智慧菜場業務,20%用于發展零售云業務。
招股書顯示,目前每日優鮮在16個城市的前置倉數量631個。但此前兩年曾有公開報道稱,每日優鮮全國20多所城市建立了超過1500個前置倉,表明每日優鮮在前置倉的布局上已經出現了收縮。
從燒錢求規模,到主動轉型為to B的科技服務商,為了獲得更多消費者信心,每日優鮮不得不又講起了新故事。今年3月,每日優鮮提出了(A+B)x N的發展戰略,欲將自己打造成社區零售數字化平臺。
其中,A代表其主營業務前置倉即時零售,B為智慧菜場業務,N則是零售云業務。
上市后的每日優鮮定位不再是生鮮電商,而是社區零售企業,它的目標是通過多業務布局,進入中國更多城市、更多業態,通過做數字化平臺幫助社區零售板塊的商超、菜場和小店及更多企業。
02
叮咚買菜會慌嗎?
今天晚間就將IPO的叮咚買菜,也選擇在前置倉這條道上繼續狂奔。
截至目前,叮咚買菜在29個城市建立了超950個前置倉,2018年到2020年,其收入從38.8億元增長到了173億元,年復合增長達到319.2%。
增速要超過每日優鮮的叮咚買菜,在資本眼中會更好嗎,這個答案或許依然是否定的。
首先,與規模相應的,是虧損的擴大。叮咚買菜去年虧了31.8億,從招股書來看,各項運營成本都在成倍增加,尤其是履約和銷售營銷費用。2019年到2020年,履約費用占總收入比重從49.9%下降到了35.7%,但2021年一季度,又增長到了39%。銷售營銷費用占比則從2020年一季度的2.2%上升至8.4%。
這至少說明叮咚買菜并沒有打破前置倉高成本的魔咒,并且叮咚看似打破了前置倉難以下沉的命題,但現在看來,進入下沉市場是否有價值,還是未知數。這兩年新擴張的中小城市對于叮咚來說,真的就僅僅是“進入”,而不能談已“覆蓋”。因為這些新增前置倉數量加起來,也只抵得上北上廣一個城市的覆蓋數,但前置倉這種零售業態,需要依賴密集開店,才能覆蓋成本實現盈利。
下沉的故事未必適合所有平臺,三線以下城市被作為家庭購物線上化的市場,實際上有著先天性的不足。除了人口數量、消費力之外,最主要的問題是外來人口不夠,這也使得本地人口的本地生活特性非常突出。在這種傳統菜場和傳統超市供給十分平衡的市場里,單純的生鮮電商并不存在優勢,要么是新晉的商超品牌帶來產品力的提升,要么是社區團購的低價模式吸引一部分流量。綜合來看,前置倉并不切合下沉市場的需求。
但要是不走下沉,始終停留在一二線市場,也就講不出資本喜愛的規模化效應。
叮咚買菜留出了一塊想象空間,即拓展了毛利率較高的預制菜領域,今年初在華東市場推出“拳擊蝦”,上線一月銷售額破億,有報道中提到平臺大概每10個訂單,有3個是預制菜。可以肯定的是,預制菜相比生鮮能夠顯著降低履約成本,能帶來更高的毛利率,不過現在談盈利能力還為時尚早。
資本到底“偏愛”誰?
歸根結底,生鮮電商領域的玩家和生意模型實在有點多。以天貓生鮮為代表的傳統電商平臺售賣生鮮品類,還有淘鮮達、京東到家這種連接超市做O2O模式的平臺,同時還有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到家+到店模式。
如果沒有疫情的催化,前置倉兩兄弟的日子或許會好過很多。2019年底,以呆蘿卜為代表的一批生鮮電商倒閉,市場剛經歷一輪洗牌,而2020年初,疫情雖然加速了生鮮線上化進程,但也讓社區團購模式火熱起來,這給生鮮電商的“成本與效率”問題又到找新的解法。
這一領域幾乎是巨頭必爭之地,包括京東、拼多多、美團、滴滴等在內,都在用自建或投資的方式參與進來。一個很顯然的道理,相比25%的實物電商覆蓋率,生鮮的線上化率還有很大空間,并且作為高頻且剛需的品類,生鮮為平臺帶來的價值不止營收這么簡單。
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美團最新一季財報中提及,2021年Q1美團用戶環比新增5800萬,創上市以來的新高,其中約一半的新增用戶都由美團優選貢獻。
社區團購成了資本寵兒,根據企查查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的社區團購融資報告情況顯示,2021年前5個月的時間里,社區團購賽道獲得了8起融資,前半年的融資金額遠超去年,同比增長356.3%。
廣州飾品店貨架定做:而生鮮領域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玩家,是屢次傳出IPO消息的錢大媽。以加盟社區店實現擴張的錢大媽,在某種程度上像前置倉+到家到店的組合,8年開出3000家店。
廣州飾品店貨架定做:2017年6月份,錢大媽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是啟承資本;到2019年年底,錢大媽再次獲得了近10億元的D輪融資,由基石資本領投,老股東啟承資本在本次融資中再次追投。有報道顯示,最新一輪融資后,錢大媽的估值可以到250億元。
廣州飾品店貨架定做:實際上,僅靠生鮮能否支撐起一個獨立賺錢的平臺,一直存在爭議,畢竟在傳統商超中,生鮮大多是擺放在顯眼位置作為引流的商品,但對于平臺來說,生鮮這塊硬骨頭一旦啃下,意味著更多的想象空間,這也許是為什么生鮮總歸是巨頭的游戲。
前置倉的破發,或許是個很好的提醒。
Copyright © 2002-2019 東莞市大灃展示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粵ICP備17126749號